互联网+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
兰光小学 白学丽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2年10月学校又一起开启了线上教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一、充分准备,选择合适的直播平台
直播课堂是陌生的,手机成了我和学生的交流媒介。其实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像极了“道是无晴却有晴”。万事俱备,我和学生们就要在网上相见了。因为“线上”课毕竟不同于“线下”课,怎样选择适合孩子们学习平台?怎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怎样才能使电子产品恰当地服务于教学?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这不得不成为执教教师在课前需考虑的问题。于是,我和家长私下约定,陪同孩子一起完成本次的学习过程,我相信有家长为伴,孩子的学习劲头会“昂扬而上”,当然家长也会为孩子的眼睛操尽心。
二、合理安排,让互联网与教学有机结合
2022年10月的第一次网课是10月8日开始的,为了能够准时开始上课,我六点半就开始在钉钉群里面发信息。接着指导学生认真进行晨读,然后我在上课前利用微信群给同学们发出了通知,要求学生9点整准时进入钉钉群里上课。
9点整,我开始直播教学,我进入了直播间,我和家长、孩子们做了一个简短的图像、声音测试,在确认一切顺利后,我们隔空开始了这节课。进来后首先我要求同学们回复我能不能听到我说话,随后开始上课。接着我先给同学们简单通报本学期总体时间规划,接下来即进入教学环节。我首先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并明确两分钟后提问。两分钟后,我指定两名同学作答,之后又发出全班同学自愿作答的指令,眨眼间,一长串答案跃然屏幕上。我快速看完所有答案,然后开始点评,讲解。接着我播放教学视频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边看一边提问了教学视频课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对文中的易错字的读音、字形、组词等进行了强调。
问题接连提出,同学们持续思考,作答,我再进行点评讲解。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总能引起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和积极作答。就这样,作为第一次尝试,直播课堂在老师和同学们紧张而又愉快的互动中顺利推进!
时间不知不觉地在课堂活动进行中消逝!9点40分,我宣布下课,同时要求同学们先完成作业后去玩。
三、及时反思,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次直播课顺利结束,而且感觉课堂气氛挺好的,上课效果也一定不错,心中的惶恐不安随之释然!但是,用钉钉群上课真的能行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决定第二天下午再试一试!
这一次提问还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悄悄离开了,我点了几次他的名字都不理我。通过这段时间上网课的实践,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钉钉群直播课堂确实不错,既可以像常规实体课堂一样讲解板书师生互动,还可以给同学们推介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材料!但是隔着一个机器,人和人的交流就少了融洽。组织的线上网络培训由于不能和老师一起演示,所以听得是似懂非懂。好在有回放,我们可以跟着回放尝试每个功能的应用。熟能生巧,摸索的多了就明白了。但是家长、学生对于软件不太了解,一开始网上教学甚是混乱,多次重复操作依然不解决问题,最后一通电话、微信交流,才能完成操作。
由于是隔着电脑远程教育,因此线上的老师做不到普通老师那样面对面地观察孩子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表现,对孩子的信息掌握还显得不是那么全面。另外是师生互动性的问题,线上教育更多的是老师说学生回答,几乎很少同学会主动发言,这么多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提问,而关了电脑就直接宣告结束。而线下面对面的教学则不然,老师不仅可以更全面的接触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还可以通过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来获知孩子一段时间以来的各种状态、习惯、想法、喜好等等。最后是线下教育的局限性,其中一点就是教学输出的局限性,我们知道教育不仅仅是只教孩子知识的过程,它还包括道德的培养、价值观的树立、人际关系的交往、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文化传统的熏陶等多种方面,而这些都是目前线上教育不具备的。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一开始会有新鲜感,课堂参与的人数也比较多,而且教师所上传的语音、视频、PPT等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收听、收看,这让那些能够自主且自觉学习的同学非常收益。比如我们班的谭羽馨同学,虽然每次读课文字音都读得不标准,可是她每次都愿意主动连麦去读,勇气可嘉;还有我们班的刘司仪同学给我的感受最深,因为这段时间她的课堂表现更为积极,阅读、听读能力均有很大改进和提高。还有我们班的谭婧仪、刘馨、黄芷蕊,等也表现很好。
总而言之,线上教学,我们还是走在不断探索尝试的路途上,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完善的地方。但,数周的线上教学实践更加使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学生,一切的教都为了学生最好的学服务,那我们就一定能打造属于我们线上教学的晴空,绽放学生线上学习的精彩。
审核:史小敏